沙利文:俄朝伊还是美国,中国必须做出选择

Connor 欧易官方网站 2024-12-24 12 0

他是“中国最可怕的对手”?下台前警告中国:俄朝伊还是美国,想好了再选。

香港浸会大学前协理副校长杨志刚曾表示“沙利文是中美博弈数十年以来,中国遇到的最为可怕的对手”。

沙利文:俄朝伊还是美国,中国必须做出选择

杨志刚的这种说法还是比较片面的,过分夸大个人的能力,国与国之间较量,硬实力绝对是最重要的,要知道弱国无外交,一个国家如果国力不行,再有出众的政治人物都是白搭,都不可能力挽狂澜。

不过这番话也说明了一件事:沙利文是一名典型的鹰派外交官。

如今随着拜登政府的即将下台,沙利文的任期也马上要结束了,在卸任之际沙利文再度“口出狂言”。

沙利文警告说,如果中国继续参与俄罗斯、伊朗和朝鲜的“赌局”,不仅中美关系会受影响,中欧关系以及中国与澳大利亚等印太国家的关系也可能受到冲击。他警告中国“必须做出选择,想好了再做”。

说白了,这就是逼着中国做选择,是选俄朝伊还是美国。

为了让中国做出所谓的“正确选择”,美国及其盟友纷纷加大力度施压。

据报道,欧盟已经对向俄罗斯提供军事物资的84个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,其中包括7个中国实体和个人。

此举显然是对中国明确表态:欧盟对此事高度重视。欧盟新外长卡拉斯甚至放话称,中国将为援助俄罗斯“付出代价”。

不仅如此,美国财长耶伦也威胁可能在拜登卸任前对中国银行实施制裁,理由是这些银行在俄罗斯出售廉价石油交易中提供了金融支持。

而加拿大也不甘示弱,计划从2025年开始对某些中国进口矿产品征税,并在2026年扩大到半导体等其他领域。特鲁多总理还表示,将不断扩大对中国产品的征税范围。

面对这一系列制裁和威胁,中国坚持不结盟战略,强调自身实力足以使其不需要依附于任何组织或联盟。

展开全文

美国及西方盟友试图对中国形成围堵,使得中国不得不在美欧之外寻找发展空间。

沙利文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“自己孤立自己”,却忽略了一个事实:中国有能力在全球事务中独立自主地扮演重要角色。

至于沙利文说的话,更像是个笑话。

他给中国大泼“脏水”,把中国描绘成国际秩序的破坏者。然而,反过来看,美国自身是否意识到,自己才是国际事务中的“搅局者”?

沙利文的言辞其实代表了美国对俄伊朝“反美”国家的不安。他担心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互动会挑战美国的全球利益,并动摇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。

这种情况下,美国自然希望在盟友间煽风点火,制造“中国威胁论”,以此合理化其围堵和打压中国的举措。

沙利文多次提到中俄朝伊正在深化合作,美国需要增强国防工业应对“威胁”。这种“危机意识”反映出美国对维护其全球霸权的一种焦虑心态。

而中国也早就意识到,“倒向”美国没有好下场。

美国历来主张“选边站队”,这一策略源于其在国际事务中寻求主导地位的习惯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生动地比喻说:“在国际体系中,如果你不在餐桌上,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。”

然而,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全球大国来说,“选边站”并不是简单的选择。两国从历史教训中明白,与美国合作的风险可能更大。

冷战时期,美国成功利用中苏矛盾,最终导致苏联解体,随后对中国采取武器禁运,至今未解除。

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希望融入西方,却遭遇北约东扩和资源掠夺。而中国在推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时,也面临美国的指责。

可见,中俄都在与美国的互动中吃过亏,因此在面对美国的“威逼利诱”时,他们更加倾向于“抱团取暖”。

对于小国或中等国家来说,投靠美国可能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。

但是,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底蕴深厚、潜力巨大的大国,它们绝不甘心依附于美国的霸权体系。

若向美国靠拢,可能面临分裂或者成为金融殖民地,失去核心主权。在这种情况下,与其等着变成被美国吃的菜,不如坚持做自己。

在美国内部,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,对华政策上虽然存在分歧,但在遏制中国崛起这点上是一致的。

沙利文明确指出,中国有意愿和能力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,美国的任务就是竭力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。

他表示,虽然中美关系在表面上没有演变成军事冲突,但仅靠高层互访远远不够解决根本问题。

沙利文的继任者沃尔兹,同样持强硬立场,他甚至赞扬沙利文对华战略的连续性,称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在这方面其实是“一根绳上的蚂蚱”。

这意味着即使未来有更多中美外交接触,两国关系改善的空间依然有限,相反可能会因为误判和竞争加剧而持续走低。

而这种局面完全归因于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错误——一味遏制与施压,而非真正理解和合作。

评论